参合陂之战
后燕建兴十年(北魏登国十年,395年)五月至十一月,在北魏统一北方的战争中,后燕进攻北魏,反被北魏在参合陂(今内蒙古凉城东北)所击败的一次重要作战。
鲜卑慕容部与拓跋部世为婚姻,故后燕慕容垂初则支持拓跋圭征服独孤部及贺兰部,统一内部,复国建魏,以作为其控扼塞北诸部的附属之国。及至北魏势力日渐雄厚,欲谋独立,屡犯臣服于后燕的塞外诸部族,双方始相反目。后燕欲以武力征服北魏,遂于建兴十年五月,命太子慕容宝、辽西王慕容农、赵王慕容麟等领兵8万,远征拓跋魏,另遣范阳王慕容德、陈留王慕容绍率步骑1.8万为后援。
北魏长史张衮听说燕军将至,献计魏王拓跋圭:燕王屡胜而骄,此次倾国而来,必有轻魏之心,应示弱骄敌而后克之。拓跋圭从其计,率20万大军,徙部落畜产,西渡过黄河千余里以避后燕军锋芒。
七月,后燕军至魏地五原(今呼和浩特西北),降魏别部3万余家,掠取粮食百余万斛,放置黑城(今呼和浩特西北)。燕军进至河水(黄河)边,赶造船只,准备南渡河水与魏军主力决战。魏王派右司马许谦向后秦救援。
八月,魏军集结于河水以南;九月,拓跋圭在河南岸筑台耀武,旌旗相连干余里。后燕太子慕容宝排列军队于河北岸准备渡河进攻魏军,突起暴风,数十艘船漂至南岸。魏军俘获燕军300余人,全部赐给衣服遣还,以分化瓦解燕军。同时,魏派兵截获来往于五原至燕都中山(今河北定州市)的燕国信使,得知燕王慕容垂生病的消息,令所俘燕使隔河向燕军假传慕容垂已死,使慕容宝等惊恐,军心动荡,不敢南渡与魏军作战。
此时,魏王命陈留公拓跋虔率5万骑兵驻扎河东,断后燕军左路;东平公拓跋仪率骑兵10万屯于河北(皆在今河套一带,未渡黄河)断后燕军后路;略阳公拓跋遵率骑兵7万截断后燕军南归之路。后秦主姚兴遣杨佛嵩援魏,魏军气势益盛。燕、魏两军隔河相持数十天。慕容麟部将慕舆嵩等以为慕容垂真死,阴谋奉慕容麟为燕主,事泄被杀。慕容宝、慕容麟等内部自相怀疑,后燕军心益乱。
燕军自五月出兵至十月,未能与魏军决战,师老兵疲,士气低落。慕容宝遂于十月二十五夜焚船撤回。十一月初三,暴风骤冷,河水结冰,魏王率军踏冰过河,留下辎重,精选2万骑兵,急迫燕军。后燕军行至参合陂,大风骤起,尘埃黑天,自军后而来,笼罩上空。沙门支昙猛向慕容宝建议:风暴迅猛,应提防魏军追兵乘风而来,宜遣兵于大军后掩护。慕容宝认为离魏军已远,笑而不答。昙猛多次建议,慕容麟大怒,说支昙猛妄言惊众,应斩首以徇,司徒慕容德劝慕容宝听从支昙猛之言。慕容宝遂派慕容麟率骑兵3万殿后掩护,以备非常。慕容麟不信支昙猛之言,纵骑游猎,不加戒备。
魏军昼夜兼程,于十一月初九日黄昏抵参合陂西。此时,燕军在陂东,安营于蟠羊山南。魏王连夜部署,令士卒口衔枚,束马口,暗中前进。十日清晨,魏军登山,下邻燕营。燕军正准备东归,忽见魏军,顿时惊乱。魏王纵兵击之,燕军争相涉水逃命,人马相践踏,压溺死者数以万计。拓跋遵率军在燕军前截击,燕军弃械投降者四五万人,仅慕容宝等数干骑逃走。魏军缴获兵甲粮货无数,除选用燕臣有才用者外,其余全部坑杀。
点评:此战,后燕军恃强轻敌,犯兵家大忌。北魏军正确判断敌我态势,采取示弱远避,待疲而打的后发制人策略;采取心理战术,动摇、瓦解敌人军心;趁后燕军撤退时勇猛追击,奋力拼杀,终获全胜。从此改变了两国力量对比,后燕日渐衰落,北魏势力进入中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