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学中学生情感的调动
|
语文教学中学生情感的调动 【文章摘要】 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是全面推进人的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我们立足于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以读代讲,以读促悟,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培养学生的自读自悟能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爱美情趣。 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不论是口头语言还是书面语言,当人们互相交流信息时,或用文字记录下来的信息中,无不渗透着人们的心理感受和情绪体验。语文自身有较强的情感性。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情感内容,教学应当注意捕捉课文的动情点,围绕学生读这个中心,以读代讲,以读促悟,就能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悉心品味与作者、人物同悲欢、共爱恨,以求在心潮澎湃、情感共鸣、物我交融中强化情感的渗透力。情感投入有力于培养学生的自读自悟能力,也是继承汉语言文字教学的优良传统,提高教学效率的召唤。怎样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的调动,有情绪体验呢?浅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前提 师生关系包括政治关系、教育关系和心理关系等多方面的内容。在教育活动中师生之间的教育关系,离不开双方之间的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活动主要表现于认识的交往和情感的交流。具体来说就是师生之间的认识关系和情感关系。人是有情感的,以人为本,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教人如何做人的教育。我们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意见,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宽松自如的民主气氛,热情鼓励、积极引导学生发言,使学生在健康的集体心理氛围中轻松地学习。相互了解,尊师爱生,相互融洽是情感教育的前提。 二、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情 语文学科的特性决定了语文的情感的丰富性,在教学中,教师的情感是“催化剂”,教师要用自己的真情去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课文,能准确地传情达意,震撼学生的心灵,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如我在教学《再见了,亲人》这一课时,配有音乐,并声情并茂地范读课文,引导学生抓住动情之处,品味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情感,从浓郁的感情、洋溢的情意中去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朝鲜人民为志愿军所付出的代价,体会志愿军在抗美援朝中为朝鲜人民作出的牺牲付出的血的代价。正因如此,朝鲜人民把志愿军当作自己的亲人,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教师范读的语气、语调、语态在不断地变化,学生的情感也随之变化,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自然而亲其情。 如果教师只是去朗读,处变不惊,对任何事物都无动于衷,范读语调平平,学生是无法从他上获得情感的信息,也就很难与作者产生共鸣。久而久之学生的感悟力、想象力就得不到良好的发展,更谈不上创新。因此,教师要以情动人,通过语言描述,引起学生或兴奋、激动,或悲伤、哀愁等情绪,应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 三、创设情境,进行情感体验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去领悟其中的深意,让学生进入角色,去设身处地的理解他人的情感,共享他人的快乐,分担别人的痛苦,尽可能地与作者达到情感的统一。学生的想象力还没有达到作者、教师的水平,我们可以借助挂图、投影、录像等现代电教手段,创设当时当地的情景,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如在教《桂林山水》一课,学生想象力受到一定限制,在教学中我播放了一段录像,在悠扬动听的乐曲中,漓江水的静、清、绿,两岸山峰的奇、怪、险,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江上竹筏小舟,山间绿树红花,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尽收眼底。象这样以声传情,学生感受颇深。关闭画面,让学生一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想象你在荡舟漓江时都看到了什么?学生就象过电影一样,一幕幕地浮现在脑海里,亲身感受到祖国山水的秀美。我们在创设情景过程中,让学生仔细揣摩,亲身体验,就可以把作者的情感和精神品味自然而然地渗透到学生的心里,使他们受到美的熏陶和教育。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自悟真情 学生在教师情感的引发下,通过对语文情感的感悟,已经积蓄了丰富的情感,此时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已是水到渠成。有感情的朗读不仅是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有效方法,也有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教师的领悟不能代替学生,应该让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中去体验。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永生的眼睛》这一课,我在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后,让学生进行调查:在你周围有多少人可以无偿援献出自己的眼角膜。然后让学生进一步有感情地自由读、个别读、齐读等多种形式,去感悟这一家人品质的高尚,体会他们认为死后把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捐献给需要帮助的人而感到快乐、骄傲,是多么令人钦佩的呀。这样有对比并以读促理解,以读悟真情,既提高了自悟能力,又让学生心灵受到了深深地震撼。 五、激情的延伸与倾泄 学生在自读自悟中领悟了课文的思想感情,作为教师并没有完成任务,为了使学生的感情得到升华,我们应该放手让学生充分地去发挥他们自身的表现欲。如可以让他们针对课文排演小品剧,或者说一说自己的看法,对课文中某个人的评价等等,在学生自身理解的基础上去说、去写、去演,加深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情感体验。如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小组学习,根据自己的体验和小组学习的结果,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进行了现场模拟表演《心愿》一课,他们不但学习积极性高,而且在排演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了法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感情,表达了巩固和发展中法两国人民友谊的共同心愿。在讲完《卖火柴的小女孩》,我让学生去说:你如何看待这个小女孩。引导学生把对小女孩的同情、对黑暗社会制度的憎恨和对现在幸福生活热爱的情感引发出来,倾吐出来。然后让学生编写现代社会里小姑娘的命运,这样对比加深了学生对课文思想的理解,又加强了读写结合的训练,提高了学生的情感认识。 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发挥语言文字的“情绪的巨大力量”和“情感力量”,形成情感记忆,进行言语内化和语感渗透,培养学生心灵情感与作者的共鸣,突出语文教学的文化性、文学性、情感性、综合性。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使教师的情、学生的情和课文作者在作品中表露的情,三者融为一体,更有利于铸造人们的创新品质,培养创新人才。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永生的眼睛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语文教学中学生情感的调动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人人都献出一点爱 |
下一篇文章: 《永生的眼睛》词语解释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