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伤孩子污染环境 废弃家电是个危险问题
从明年起,我国每年约有1500万台大家电报废家里的冰箱、电视、洗衣机要换新的了,旧电器怎么处理?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想到成天等在楼下收废品的那几辆平板三轮车,车上通常都立着块硬纸板,特意标明“收旧家电:冰箱、彩电、音响、洗衣机……”
把蹲在三轮车旁晒太阳的车主叫上来,象征性地和他讨价还价一番。他放下几十元或十几元钱,然后就把旧家电驮走了。
有心人还发现,现在不少买电器的商家都推出了以旧换新的促销手段,比如,买新冰箱的时候旧冰箱可以抵扣几十元或一百几十元钱。送货上门的人会顺便拉走旧电器,同时把抵扣的钱付给买主。了解内情的人士告诉记者:“其实送货人就是专门收旧电器的。”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这两种办法就是国内家庭在处理废旧电器时最主要的选择。由于国内目前还没有地方建立起以资源循环利用和材料无害化处理为核心的废旧家电回收体系,所以专家们忧心忡忡。他们看到,被收走的废旧电器只有两种结果,一是经过草草的清洗、修理甚至重新组装后,再卖到农户或城市低收入家庭中超期服役;二是遭到野蛮解体或者简单的化学分解,把一些能卖钱的材料提取出来卖掉。中国家用电器研究所的副总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张友良说:“要是这么下去,废旧电器就会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安全隐患和环境杀手。如果不赶紧设法解决,随着家电废弃高峰的到来,废旧电器将成为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
作为科技部废家电回收利用与资源化研究项目的主持人,张友良提供的数字是惊人的:中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家电生产国和消费国之一。目前全国的电冰箱保有量达到1.2亿台,洗衣机1.7亿台,电视机4亿台、电脑1600万台,其中的大部分已经进入或即将进入报废期。预计我国从明年(2003年)起进入家电废弃高峰期,届时电冰箱年均报废数量将达400万台,洗衣机、电视机的年均报废量都将达到500万台以上,再加上空调、电脑等,每年总计将有1500万台左右的大家电报废。
废弃家电对人、对环境都有危害如此大量的废旧家电如果得不到妥善的回收利用,那将意味着什么?
张友良说:“首先会对人身安全构成威胁。”不久前,媒体曾报道了一桩惨祸:两个孩子在玩耍时向一台废弃电视扔石块,结果老化的显像管突然爆炸,两个孩子一个被炸瞎,另一个的眼睛也受了重伤。张友良告诉记者,不光是显像管易爆,超期工作的废旧电器普遍存在绝缘强度降低的问题,很容易发生触电事故。
废旧电器还有可能破坏环境。老式电冰箱和空调里的氟利昂是破坏臭氧层的物质;电视、电脑等许多电器中都含有铅、镉、水银等重金属;电器里的废润滑油也对环境不利。如果野蛮处理废旧电器,就会造成这些污染物泄漏。另外,一些老电器中含有金、钯、铂等贵重金属,一些私人和小企业采用酸泡、火烧等落后的工艺加以提炼,产生了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废渣。中央电视台在浙江温州某地采访时发现,污染严重得甚至毒死了周围田里的庄稼。
在二手市场里买旧电器风险很大废旧电器的问题同时还存在于它的交易过程中。由于废旧电器二手市场的管理不严、责任不明,消费者在买到廉价旧电器的同时,也很可能买进了欺骗和不负责任的风险。
记者在北京城北一个著名的电器二手市场看到,大到家庭影院、空调,小到手电筒、耳机,什么样的电器都有。虽然不是周末,但市场里人来人往,绝不仅是外地进京人员和城市低收入阶层才来这里买便宜货。虽然在这里花几百元就能买套国产家庭影院或者日本牌子的旧彩电,但售货人的叫价与最后成交价相去甚远。这里的售货员会一面对询问者拍胸脯说“用个5年没问题”,一面又不停地提醒欲买者“看好了,想好了,这儿可什么也不保不包。”
据内行人说,这里最常见的手段是找个新点的外壳装在使用性能已不太好的机器上。张友良还提到了一种记者不太明白的花招:彩电用高压打一下,能够短期提高图像质量,但是很快就又不行了。
不要以为懂一点电器知识在旧电器市场就安全了,张友良说,即使是像他们这样的专家,不靠仪器也很难准确判断出旧电器的好坏程度。
废旧电器科学回收应该是中国的优势对废旧电器的处理,还有一个回收率的概念。回收率高,表明从废旧电器中提取的有用资源多。发达国家已把废旧电器的科学回收视为节约资源的一项重要事业。以美国为例,仅利用废家电回收制造的再生钢铁就占到了钢铁生产总量的10%。荷兰的法律规定:电冰箱、洗衣机的材料再利用率要达到90%。
张友良曾考察过国外的情况,他说,作为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缺乏的国家,我国更应该建立一个有法律保证的废旧电器科学回收体系。张友良强调,从废旧电器回收的特点来看,是很适宜在中国发展的。最重要的理由是,人工拆解旧家电的资源回收率要大大高于自动化拆解,而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低廉,正是中国的优势。
消费者和厂家、商家一起承担废旧家电的回收责任当然,作为一个新鲜的事业,科学专业的电器回收体系需要巨大的投资。谁来承担回收利用废旧家电的责任?钱从哪里来?日本的《家电资源回收法》一方面强迫制造商回收旧电器,另一方面则要消费者承担大部分的回收循环费。消费者在扔弃废旧家电时要购买相当于四五百元人民币的家电“回收处理券”。家电销售商负责收走废弃家电并运送到指定厂家。指定厂家将废弃家电解体,把可再生材料重新利用起来。
而欧洲的做法则不同,占主流的观点认为,决定家电产品和电子器具中有害物质含量的是制造商,因此,欧洲从1993年起就实行了制造商负责制,由制造商承担废弃家电的回收利用。
我国目前还没有任何关于废旧家电回收利用的全国性或地方性法律法规。但立法已在进行之中。张友良在完成课题后就参加了相关法规的起草工作,他说,我国将可能走一条受益者共同承担责任的路子,受益者包括制造商、销售商和消费者。至于各自负责什么、出多少钱,要经过调查研究才能作出法律规定。
张友良告诉记者,国内已有一些企业在开发绿色家电了。所谓绿色家电,就是从电器的原材料选择和产品设计开始,就为将来的使用和废弃考虑,比如使用可生物降解的原材料,比如给所有材料和零件都打上注明成分的标识,这样就可以减少、消除对环境的危害并且使回收利用简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