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登·布朗是这样炼成的 src="/Article/UploadFiles/200811/20081128211121471.jpg" width=300 border=1> |
| 戈登·布朗“不战而胜”取得了首相的宝座并不是偶然,他从很小的时候起就有了明确的政治理念并一以贯之至今。
戈登·布朗(左)两岁时和他的哥哥及父亲在一起。父亲讲述的道理对布朗的一生都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1974到1975年,戈登·布朗在大学里的生活非常丰富多彩,男生和女生都很崇拜他。
大学时,布朗身边经常围着一大群女生,她们还组成了一个女生啦啦队“布朗甜心”,可说是“布莱尔宝贝”的鼻祖。英国下任首相戈登·布朗一直有着很好的口碑。近日,他的家人和朋友更首次披露,布朗年纪轻轻时就有着非凡的智慧和明确的政治信念。12岁就办起一家报纸,报纸曾经采访到美国的宇航员,还成功预言麦克米伦的辞职以及威尔逊的上任。他在大学里还是所有女生的偶像,他的政治啦啦队“布朗甜心”算得上是“布莱尔宝贝”的先驱。本版文字 之林
渴望光明
鞭策他奋勇前进
说到布朗迈向唐宁街10号的历程,最重要的莫过于他已故父亲在教会里布道时说的话。第一句就让人有点辛酸:“我们对光明的需求”,这是一位父亲对自己几乎失明的儿子的最衷心的寄语。“失明当然是人一生中最痛苦的缺陷,失去光明的人对光明有着更强烈的渴望。”说这话的时候,戈登左眼已经失明,右眼的视力也在急剧下降。
快要进入爱丁堡大学时,他与中学的老师们打橄榄球比赛,不幸受伤,之后就在黑暗中度过了几个月。
1967年进入大学学习,当时他还只有16岁,就已经是个非常优秀的学生了。他参加了多项活动,课堂上的,课堂外的,每一件事他都做得非常成功。两个学期之后,他却不得不躺在医院里,双眼都盖上了眼罩,不能动弹也无法看书。他左眼的视网膜被摘除了,然后又做了三次手术均以失败告终,最后彻底失明。
又过了几个月,右眼也出现了症状,经过检查和治疗保住了视力。据他的哥哥说,眼睛受伤的黑暗经历让布朗更加坚定地做事,因为他总怕自己的右眼也会看不见东西。
助人为己任
曾经“引贼入室”
布朗幼年时候的家庭生活还算不错,可是见多了周围人们的穷苦生活,布朗的态度一直都倾向于工党。4岁时,布朗入读当地小学。他的算术非常棒,老师们经常出一些难题让他做。10岁时,他入读的中学实行“温室式”教育,而且他的父亲也就职于这个学校,看管得很严。所以布朗和两个兄弟不得不从家里溜出去买报纸来看。
布朗是个很乖的孩子,继承了父亲的撒马利亚人的行善传统,不管是谁到门口来求助,他都会热心伸出援手。
有一次,他的妈妈从外边购物回到家时,惊奇地发现10岁的布朗正在餐桌旁与当地一个恶名远扬的入室盗窃贼谈得火热。她立刻检查家里是否丢失了什么东西,可是却未批评布朗一句,因为他们都认为帮助别人是一种美德和责任。
到了要赚钱的年龄时,布朗和兄弟们在自家的车库里开了一个糖果食品店,并把赚来的钱都拿去接济难民。算术优秀的布朗自然还掌管着经济大权。
自办报纸
展示前卫政治理念
11岁时,当大部分小伙伴们还在看卡通画时,他和哥哥就已经办起了一家报纸,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是苏格兰唯一一家出售后用来帮助非洲难民的报纸。报纸有10个版,每期用复印机印制几百份,一开始每份3便士,后来提价到6便士。办这份报纸也是受到了父亲布道的启迪。这份报纸成为一份讨论英国政治理念的媒体,从中甚至还可以看到布朗今天政治理念的影子。
致信NASA采访宇航员
这份报纸最大的成就是独家采访了美国宇航员约翰·格伦,那是1963年。当时布朗写信给美国宇航局,信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美国首次太空探索的问题。曾经绕着地球转过三圈的格伦竟然给12岁的布朗回了信做出解答,让布朗的哥哥吃惊不已,“他就是这么有信心。”
成功预测新老首相交替
在刊发“太空采访问答”的同一期报纸上,这位小学生“学者”还像模像样地发表了一篇前卫的政治预言。针对当时的政治形势,布朗在文章中写道,“现在,许多人都觉得哈罗德·麦克米伦以其69岁高龄已经无法胜任首相这一重要的职务了。人们的目光都投向了年轻后来人比如哈罗德·威尔逊以及爱德华·希思。”不久之后,麦克米伦就在病床上辞职;一年之内,威尔逊继任首相,希思成为保守党领袖。
肯尼迪遇刺他非常震惊
12岁时,他已经开始向邻居的信箱里发放工党的宣传单了。那一年,肯尼迪遇刺时,他的大部分同学都还一头雾水,他却被这个消息弄得差点崩溃。他的一个朋友说,“布朗认为肯尼迪代表着未来,他无法相信未来就这样被毁了。他感到震惊和晕眩,不停地说,‘我真不敢相信。’”
大学时代备受崇拜
在很多学校里,成绩优秀的学生或者老师的“宠儿”,经常都会受到欺负。可是布朗却让所有的男生臣服,因为他在运动场上已经“大器早成”。15岁的他就和17、18岁的大孩子一起奔跑在橄榄球赛场上;他的网球打得也好,还会演奏小提琴。他也很受女生们的青睐,大家认为他英俊潇洒、平步青云。
校园帅哥
迷倒一众女生
他学生时代的一位“政治盟友”鲍勃说,“当时大家都很关心他的眼睛,在酒吧里时会围着他坐成一圈以便保护。每次都会有很多女孩子围着他转,其中包括我的女朋友。她们都说,‘他很可爱,长相又迷人’。的确,他旺盛的精力、吸引力以及磁性的声音都让人着迷。”
“布朗甜心”
早过“布莱尔宝贝”
他在大学里负责编辑学生杂志,并在里边披露了所在大学对种族隔离前的南非进行的投资行为。那以后,他成了史上第二位“学生校长”以及校董会主席,其地位仅次于爱丁堡公爵。那时他21岁,发起诸多社会活动时已经有了一个热情似火的女生“啦啦队”在后边支持,号称为“布朗甜心”。与她们相比,“布莱尔宝贝”只能算是后起之秀了。
当学生校长时,经过与当局激烈的争取,他赢得了主持校董会的权利,这可是大学的管理机构。他还要求看到所有学校管理人员领取的费用及津贴清单,确保不会铺张浪费。在与学校领导争论问题时,他毫不畏惧,坚定如一。布莱尔在牛津抱着吉他玩得不可开交时,布朗却正在公堂上与爱丁堡当局据理力争,并最终获胜。
新闻编辑预言
“我们要为他打工”
从大学毕业后,他教了一段时间的书,还做了一阵子研究。不过他的心思还是在政治上。1983年,当他宣布辞职竞选议员时,苏格兰电视的执行董事比尔·布朗很不以为然,并问道,“我们为什么要选用那个年青人呢?”新闻时事的负责人拉塞尔回答说,“记住我的话,将来有一天,我们都得为他打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