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大学也有类似改革,即评聘分开,打破终身制,但规模没有吉林大学这么大。
然而,取消博导资格的依据却是一套僵化的评聘指标体系,熊丙奇甚至把这套体系称为“傻瓜管理系统”。这套系统始于国家推行的“211”和“985”工程,这两个工程对高校的数字量化考核指标,直接变成了各高校对教师的量化考核。
一位吉林大学的文科讲师认为,这种评聘方式极不合理——吉大规定,不同职称、级别的教师每年均有发表论文的规定数量,在非规定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只能作为参考。弊端由此产生。一来,不同的专业具有的期刊数量不一样,有些学科的“有用期刊目录”非常少;二来过分强调研究成果,导致许多老师都不愿意带课,因为这样耽误他的研究时间。
有多位吉林大学教师都提到,在周其凤到来之前,也采取类似的考核方式,但周其凤来了之后,规定得更为严格和细致。
据本刊记者了解,起初被取消博导资格的教授次年相当一部分又恢复了。熊丙奇分析说,“达到指标数字对他们是很容易的事,课题、论文互相挂名就可以,这已经是很普遍的现象了。”
后来,同处长春的东北师大也进行了类似的评聘制度改革,但改革措施相对缓和——先将教师分不同的级别,职称保留,但职称级别可以降低,相对照顾了一些教师的面子。今年初,类似改革被推广到全国,高校教师统一划分为13个等级。
吉林大学的这项改革很快归于平静,另外一项改革却在吉大掀起了极大波澜,即降低职工子女高考加分。
据本刊记者调查,这一改革其实只是按照吉林省教育厅的要求在各高校同步开展,并非吉大独有,只不过是吉林大学被外界关注。在国内,高校职工子女加分入学是一个敏感而又普遍的现象。改革以前吉林大学的要求是:职工子女只要上了二本的分数线就可以进吉林大学。而吉林大学历年分数线比一本线(即重点线)还要高几十分,这就相当给职工家属子女加了近100分,极不公平。
当周其凤执行省教育厅的改革政策,要求职工子女必须达到重点线才可进吉林大学时,遭遇了强烈反对,反对者甚至在会场拉起横幅抗议。
外界传言他来到吉林大学是“堵枪眼”来的,这个说法也源于此。这次改革让周其凤选择了在一次参加中国化学年会时,面对化学界同仁澄清想法:“我没有做错。”他提到他来吉林大学的情形:“当时教育部部长和我谈话,他说我不是让你去当官,我是让你去堵枪眼!”
另一项引起外界关注的是吉大的债务问题。2007年3月19日,吉大财务处在校园网上发布了《关于召开征集解决学校财务困难建议座谈会的通知》。通知称,“学校资金入不敷出的情况日趋严峻。”
问题虽然得以公开,但并没有根本解决。该校曾尝试以“土地置换”的方式逐步还清债务,这一做法也得到了教育部长周济的肯定,但却因其他校区的激烈反对和土地部门的介入,至今没有进展。
因为某些校区教职员工担心自己的校区被卖掉,有人甚至在吉大BBS上发帖称周其凤为“周贼”。周也很无奈,在一次接受《新文化报》记者采访时说:“我们也不愿意把土地置换出去,土地是不能再生的,卖掉了或置换掉了就没有了。但从我们欠债太多,没别的资源用来还债,总不能卖学生和老师吧!”
2007年吉林两会期间,周其凤在接受采访时称:“我现在正带着吉大10万师生给银行打工,每年的利息接近两个亿。”
多位接受采访的吉林大学教师都认为,这笔债务应由政府财政买单,吉林大学不可能破产。然而反对者的意见是:当初谁同意了贷款?盖楼过程中有没有决策失误或腐败行为?
周其凤在吉林大学的系列改革均遭遇重重阻力,他也坦诚地公之于众。有人评价说:“周其凤是教育部派来堵枪眼的,但他堵住枪眼了吗?没有。这是他的遗憾,也是他的宿命。”
“周校长,您真像个孩子”
面对各种阻力,周其凤多次阐述自己的立场:我要当官,我在北京的官当得不小;要说做学问,大家也知道,我在学术界的地位也不小。我在这没有任何的个人私利,我只希望为吉林大学做一点事情。
在他离职几个月前的2008年吉林大学年中工作会议上,他专门提及英国一所大学跨越式发展的经验:“以宽松的自由学术环境吸引人才、以创新的机制培养人才、与工商业界紧密合作,促进学科发展。”他鼓励全体人员“打破好大学的常规,勇于创新,敢于冒险”。
吉林大学的一位副教授认为,最关键的是“与工商业界合作”,“周校长的改革没有错,也都是按照教育部的部署去做,但却没有抓住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是学校缺钱,教职工的福利待遇提不上去。”
这也是一些教师不满的原因,“仓廪实而知礼节,如果连教师的生活都不能保障,如何安心教书?而如果改革无视教师的利益,人才流失完了,这还能是好学校么?”
也有人评价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指望一个校长4年之内解决所有问题不可能,他能平衡各方面关系,维持平稳发展就很不错了!”
2006年两会期间,因取消博导资格而为外界知晓的周其凤接受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专访,谈到自己对“办大学”的心得:“我想教育特别是办大学,这是一个慢功细活,不是“烧火”的问题。办好一个大学,需要一代一代人长期艰苦细致的工作。所以我没有三把火。”
周其凤在教职工中评价不一的改革,在学生中却赢得了巨大声誉。不少学生都怀念他的离开,一位学生还在吉林大学校报上写了一篇散文诗送别他,其中一句是:“如四年前初来长春一样,吉大学子心中有了一个传奇。”
这与他对学生好分不开。他平易近人,与学生打成一片。在任职不到一个多月的全校干部大会上,他全文念出一封来自学生的对吉林大学发展的建议信;在食堂,见到学生们生日聚会,他主动过去敬酒;在春节前一天的晚上,他与学生一起包饺子;在“5·12”大地震的烛光晚会上,他与学生一起为震区人民祈祷;在学生患重病时,他多次个人捐款,而且还不忘在赴京开会的间隙看望在医院住院的学生。
11月7日,他被宣布将调离吉林大学时,学生们在网上发布了他的照片,题目是:“周校长,您真像个孩子。”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