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主义的军事观点,武装大家的头脑,又在指战员中开展对蒋军美械装备
的研究,在《建军增刊》上介绍研究美械装备的资料,使大家既消除思想顾
虑、又从军事科学技术上
了解新式武器的构造性能与对付办法,还在战场上进行实地打坦克演习
与边战斗边总结摧毁坦克的经验。战士李耀清说得好:“坦克是人造的;人
造的东西,人就有办法抬它!”
群策群力,大家想了许多对付坦克的办法:远距离怎么打,
近前怎么打,单个坦克如何打,集群的又如何对付,正面打应注意什么,
侧面攻击有什么要求,跳上坦克怎样往里
面打,被坦克甩下又如何再爬上去,等等。大家硬是用密
集火力、燃烧瓶、炸药包、集束手榴弹、火箭筒等武器,先
把步兵消灭,使坦克失去依托,或者先把坦克打瘫痪,使步兵失去掩护,
然后聚而歼之。有位绰号叫“快板大王”的战士,根据坦克的弱点,编出了
《坦克有十怕》的快板,行军时边走边唱,有力地鼓舞了士气。此役,将第
1 快速纵队的24 辆坦克全歼缴获,成为我们华东野战军成立待种纵队的物质
基础之一。
对较大城市的攻坚作战,也是从鲁南战役开始的。枣庄是有名的煤矿区
和中等城市,有很多钢骨水泥建筑物,日军和国民党军队先后构筑了大批集
团堡群,增设了电网等各种障碍物,构成外围与核心阵地紧密相连的永久性
设防体系。敌整编第51 师凭坚顽抗。我第1 师8 个团围攻枣庄及其外围齐村,
连续两次攻击均未成功,伤亡较大。粟裕同志率我们司政机关部分同志深入
前线,一面增调第1 纵队第2、第4 团和第8 师23 团共3 个团配合第1 师攻
坚,一面重点解决爆破问题,抽调一批“爆破大王”火线传授爆破技术。陶
勇同志集中全师爆破手举办爆破训练班。勇敢、战术、技术相结合,火力、
爆破、突击成一体,终于突破敌军坚固防御体系,全歼守敌。我们野战军政
治部及时总结了这一经验,在全野战军开展了以学习爆破技术为主的互相学
习活动:原华中部队善野战,很勇敢,但不会爆破,就学习山东部队组织大
爆破的经验;原山东部队讲究战术技术,但不善高度机动的野战,缺少穿插
撕裂敌阵的特殊战斗经验,就学习华中部队的野战与勇敢精神;华中部队溶
化俘虏工作比较熟悉,也在全野战军推广。原两支部队在战斗中互相学习,
既增强了团结,又互相取长补短,提高了战斗力,成为一支无坚不摧的坚强
劲旅。
第三,我军有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立功运动的普遍深入开展,
阶级觉悟和战术技术的不断提高,部队的士气空前高涨,在最后聚歼26 师和
第1 快速纵队的战斗中,我广大指战员发扬了“有我无敌”的英雄气概,冒
着敌军多种火力射击,不顾炮声马达声震耳欲聋,不顾细雨泥泞,将一字长
蛇突围之敌截成几段,与敌机械化部队顽强搏斗。最后将残敌压缩到下湖与
漏汁湖之间洼地内,坦克、车辆陷入泥潭,人员、辎重混乱一团,被我聚歼。
第1 师第8 团排长李教清,连续爬上敌坦克,用手榴弹塞进“乌龟壳”,俘
获两辆坦克,迫使另一坦克之敌举白旗投降,创造一人缴获3 辆坦克的英雄
事绩。第3 团排长蔡得高,带领全排在夜间巡逻游击时,发现敌人一个密集
队伍向西逃奔,他端过机枪手的机枪,向敌猛烈射击,将敌队伍打断。一部
误奔我大部队驻地被歼;余敌在全排十分响亮的集体喊话后,吓得举手投降;
他又命前一个投降者喊后一个敌人投降,结果一队敌军“,鱼贯而入”地成了俘虏。战士梅加裕、张学安等6 人围住一辆坦克,因靠得很近,坦克里面
的炮火对他们无可奈何。他们先是围而不打,任坦克前冲后闯,左转右折,
&n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