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无论是整齐划一的“活字印刷”表演,还是变化万千的“星光人”演出,都给了观众极大的震撼。实在是很难想象,这些几乎没有误差的表演都是由“人”来完成的。秉持着“人体表演机械化”宗旨的张艺谋把“人海战术”演变成了一个民族智慧和勤劳的象征。
杨澜:这么多人的运用是不是难度非常大?
张艺谋:“人”是很重要也是很难的,通常在多媒体运用中,一定要减员。这种高密度的人和多媒体的结合,我觉得很难,我想外国人也会有这样的感受。
杨澜:他们不敢这样?
张艺谋:他们可能在多媒体的技术上更厉害,更新更快。但是他们不能上这么满的人一块做。
杨澜:那有人问,艺术跟人多有关系吗?
张艺谋:当然了,我觉得人多就会产生一种非常强大的磁场。我们集会,我们悼念,我们纪念,我们庆典,哪一个让我们觉得热血沸腾的瞬间,不是因为有十万人在那里?
杨澜:那人家也会说找三千人上来很容易。
张艺谋:我倒觉得不容易,因为你必须在传统的团体操表演中注入新的元素,注入新的感觉,让大家觉得还不一样,有东西。
杨澜:在活字印刷这个部分结束之后,你突然让所有演员冒出自己上半身,这个是一开始这么设计的吗?
张艺谋:一开始设计只是说我们演得好,就像一个电脑,一个键盘,一个机械,所有人都不知道这是人,那时我们突然冒出来,给大家一个惊喜。但是后来在排练的时候,所有外国人都喜欢这一段,最重要是出来时都满头大汗的,很可爱。
杨澜:还特高兴。
张艺谋:特高兴,我们突然意识到这是一种人性的展示。所以就把它延长了,原来我们是5秒,后来延长到15秒钟。
主题曲上有很大的遗憾
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曲《我和你》打破了历届主题曲的动感曲风,走出了一条集柔美、大气为一体的国际化道路。虽然在传唱度上备受争议,但是在张艺谋的一再坚持下,这个大胆的选择还是被保留了下来。但其实,张艺谋原本还有一个更为惊人的想法——不启用任何大牌歌星演唱主题曲,而是让两个名不见经传的新人歌手穿着志愿者的服装唱响这首《我和你》。
杨澜:在前两次预演的时候,我看到你让两个新人歌手,穿着志愿者的衣服来演唱主题歌。
张艺谋:是的,他们就像两个普通的学生。这个是一个非常大胆的反传统的做法,我很早就定下来了。但是我自己最后妥协了,我至今不知道这个妥协是好还是坏,我没有尝试那个冒险。
杨澜:很早就定下来了,但是你什么时候改的?
张艺谋:临时改的,两场以后。预演的时候,有几万观众看,两个年轻人穿着志愿者服装站到上头,被所有人认为是两个替身,没有任何反应。而且最后大家都觉得没有高潮,这不能没有高潮啊!
杨澜:你毛了吗?
张艺谋:还没有,不过当时张和平部长跟我说,艺谋啊,我看还是找两个大腕吧!国内找一个,国外找一个,把这个高潮推上去。我当时对这个最后的高潮正在头疼的时候,所以就听进去了。
杨澜:这是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
张艺谋:是,但我至今还不知道,我们如果用了原来的方案会怎么样?我只是有很大的遗憾,挑战只有一次,不能实验,换作其他任何一个场合,可能我就不管了,那时候是有点担心。
杨澜:这个奥运的确不是一个人的作品。
张艺谋:是!我还得考虑到民众的,我不知道中国的老百姓可否接受这样一种反传统的做法,我们没有检验。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