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得志、罗瑞卿、陈漫远、胡耀邦、李天焕等是总前委委员,参与指挥工作。彭德怀在总攻时刻指挥了战役。在解放太原战役中,第20兵团并会同第19师(西北野战军第7军的一个师)担任北面、西北面、东北面地区的作战任务。为了策应全国战场形势,解放军最先采取了围困、瓦解和攻击相结合的方针,对太原围而不打,一打则干净利落消灭敌人。第20兵团第119师巧妙地攻取了太原外围最重要的据点——卧虎山,活捉敌第19军军长曹国忠,阎锡山吹嘘卧虎山这个“共军三个军一个月也攻不下的要塞”,被第20兵团1个师在10个小时之内就解决了,为总攻太原市区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解放太原是整个解放战争中围城时间最长的一个战役,也是华北最后解放的一座堡垒,1949年4月24日晨,经过九个月的围困和外围作战,第18兵团从东面进攻,第19兵团从南面进攻,第20兵团从北面进攻,三个兵团数十万大军对太原城发起了总攻。到上午10时,战斗基本结束,歼敌一个绥靖公署、两个兵团部、一个省保安司令部、六个军部、十六个步兵师、三个特种师,共7.2万余人。除阎锡山逃往南京外,国民党军头目孙楚、王靖国等均被我军俘虏。双手沾满了中国人民鲜血的日本侵略军今村中将、岩田少将以下500余日寇也是在太原战役中被消灭的。太原战役是解放战争中最为残酷的战役之一,是一个典型的阵地攻坚战。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攻坚战中,解放军也伤亡4万余人。
取得太原战役胜利后,杨成武率第20兵团北上,兵临大同,迫使大同守军国民党军第275师等部1万余人宣布起义。杨成武率部暂驻大同、包头,准备向宁夏、甘肃方向进军。不久接到军委急电,命令第20兵团转向北平、天津、唐山、秦皇岛等地布防,防止敌人从海上的突然袭击,保卫北平,保卫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的隆重举行,杨成武还兼任天津警备司令、阅兵副总指挥等职,参与开国大典和开国大典阅兵式的组织工作。1950年7月,第20兵团建制撤销,杨成武任京津卫戍区副司令员、天津警备区司令员、华北军区党委书记。
1951年初,中央军委根据朝鲜战场的形势,决定组建志愿军第20兵团,下辖第12、第15、第60、第67、第68等五个军,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序列,任命杨成武为志愿军第20兵团司令员,王近山为副司令员、王蕴瑞任参谋长。杨成武率领的第20兵团准备开赴朝鲜前,毛泽东特意把他找去,与杨成武谈率部进朝鲜参战的任务和注意的问题,提出了朝鲜战场后一阶段“持久作战和争取和谈达到结束战争”的指导方针,还留杨成武吃饭,并三次给杨成武举杯祝酒,预祝他们胜利完成任务。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兵团开赴朝鲜即碰上了“联合国军”大规模的夏、秋季攻势。1951年8月18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以七个师的兵力向汉江以东至东海岸约80公里的阵地发起进攻,同时以1800多架飞机对朝鲜北部的铁路、公路、桥梁进行狂轰滥炸,妄图利用空中优势彻底摧毁中朝人民军队的后方供应线。敌军采取“逐段进攻,逐步推进”的战法,连续向中朝人民军队发动凶猛的进攻。志愿军根据毛泽东关于目前不进行战役反击,只进行战术反击的指示,发起多次小规模反击作战。在“秋季攻势”开始前,敌军为了试探我第20兵团 的战斗力,多次发起小规模进攻。9月12日,美军第25师一个营,南朝鲜伪军第2师四个营,又在10多架飞机、60多辆坦克以及强大炮火的掩护下,向驻防芳通里的第20兵团第200师第599团的正面发起冲击。志愿军第599团在抗击敌人的战斗中,打得十分顽强,取得了毙伤敌600多人的战果。9月21日,敌人又在第20兵团的正面阵地进行所谓的“特种混合支队作战试验”,集中动用10多架飞机、70多辆坦克、100余门大炮,共计三个步兵师的兵力,并使用了先进的电子通讯技术,将制空权和地面的先进技术装备相结合,将破坏我后方交通运输线为目标的空中“绞杀战”与地面“绞杀战”遥相呼应,呈现出一种具有现代化武器装备的立体战争的雏形。第20兵团的指战员们面对这个有飞机、大炮和坦克作掩护的“特种混合支队”的进攻,毫不畏惧,进行了有力的反击,不仅毙伤敌1000余人,而且打退了敌人的进攻,守住了阵地。9月29日,美军两个师、英联邦军三个旅,对我军开城以东临津江两侧的二十三公里防御正面发起进攻,为夺取开城地区创造条件。我志愿军第20兵团在杨成武同志领导下与“联合国军”在天德山、夜月山、高旺山、马良山等地反复争夺,战斗十分激烈。至10月18日,“联合国军”以伤亡2.2万余人的代价,仅前进3—4公里,被迫停止进攻。在粉碎美军的“秋季攻势”中,第20兵团创造性地使用了马蹄形坑道,依托这种坑道进行防御作战,大大降低了敌军飞机、大炮的作用,既守住了阵地,又减少了伤亡。第20兵团利用马蹄形坑道曾在三天时间内毙伤敌1.7万余人,创造了朝鲜战场我军日歼敌最高纪录。为了表彰杨成武在朝鲜战争中作出的贡献,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他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受勋时,金日成亲自为杨成武佩带了勋章。
1952年2月,杨成武因病奉命回国,第20兵团司令员的职务由杨勇接任。杨成武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华北军区司令员,1965年任代总参谋长,以后一直主管边境作战,并参予指挥了炮击金门、中印自卫反击战等战斗,为保卫祖国的领土完整,哪里有硝烟,哪里就有杨成武的身影。
“文化大革命”爆发后,林彪、“四人帮”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毛泽东的错误,相互勾结,一手遮天,妄想篡党夺权,颠覆中国人民的社会主义事业。在那黑白不分的年月,许多历经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恰似中流砥柱,坚决地抵制着这股浑水浊流。为了扫清这些“绊脚石”,林彪、“四人帮”和他们的爪牙颠倒是非,给他们冠以各种各样的反党反人民的罪名,对他们进行了残酷迫害,许多人就这样含冤离世。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的杨成武,因为坚决同林彪、“四人帮”一伙作斗争,自然也难逃浩劫。
1968年3月,虽说时序已是春天,南方早已花团锦簇,绿意盎然,但北京还笼罩在严寒之中。只有林彪、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