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的。我现在做一天是一天,究竟能到哪一步,谁也不知道。"
另一方面,李咏也承认自己比较幸运,"运气还不错"。"比如《幸运52》。《小说选刊》的评论作家关正义经常参与台里的大型文艺活动的策划,他有一次对我说:"事实上,98年底,我们已经不准备搞什么大型节目了。在这种情况下推出《幸运52》,让你赶上了。中央台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逐渐引入全面竞争机制的时代。过去你在国际频道,是和收视率的打拚这样一个大环境分离的。你对收视率的情况不知道,对自己需要干什么,能干什么都不清楚。《幸运52》把你带进了收视率,让你也关注收视率,而且你本人也能带动收视率--你老弟运气还不错。"
不管怎样,李咏走进《幸运52》,确实是他命运的一个重大转折,最重要的是他找到了自己的立足点。在他进入《幸运52》不久,刚调整过来时,一位台里的领导找他聊天,说道:"我不明白,当初你那么热衷编采播,现在却干起综艺节目来了。不过我看你在台上很得意。很用心。这说明你喜欢这个节目,这样你就有可能出成绩。"
《幸运52》自1998年11月日开播之日起,就赢得了较高的收视率。据调查,该节目的收视率目前排在中央台各栏目的前列,在观众中有着比较好的"人缘"。李咏在台上的表现,总的来说还是显得比较轻松自然的,而且透着一种自信。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根据来自观众的信息反馈迅速调节自己发出的信息,控制节目节奏,以达到最好的现场效果。事实上,在节目录制过程中,整场完全不需要李咏领掌,观众的情绪始终是涌动着。甚至声音吵到导演要求李咏让观众把声音降下来的程度。
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次在录制一期《幸运52》时,还没有开始机器却坏了。观众开始发出不满的表示。导演于是叫李咏上去临时客串一下"救场"的角色。李咏只好上去,给大家讲起了"段子"。可没有料到五分钟以后,导演让人给他搬来了一把椅子。李咏暗自叫苦,知道这说明机器一时半会儿是修不好了。可没有办法,"救场加救火",他也只好硬着头皮说下去,一个笑话接着一个笑话。40分钟之后,眼看搜肠刮肚地自己这点东西就要说完了,机器终于修好了。可没想到这时观众已经不想看节目了。纷纷大叫:"不看节目了,讲故事!"
生活中的李咏是一个喜欢一个人呆着的人,最大的爱好是看VCD,因为他不喜欢去电影院。再就是和朋友聊天。和李咏接触时间不长,就能感受到他是一个非常自信的人。这一点恐怕和他的特殊的职业不无关系。他特别强调"自我"这个概念,认为只有在节目中充分展现出自己的个性,才有可能把节目做得让人爱看。这一点,不光从节目中,就是从别的方面中也能体现出来。用李咏自己的话说,上学的时候他就"不安分",当然,这是表现在好奇心和在课程之外的探索方面。一会儿写诗,一会儿又组织个什么活动。弄得老师都问:"你能不能干点正事?"据说现在到广院去打听,李咏还是个很有知名度的人。他有几件事在广院是创了纪录的。比如他上广院的头一年就交了女朋友,直到大学毕业女朋友始终没换,一直就是这一个(后来成为他的夫人)。这在广院可谓凤毛麟角、极其罕见。再比如,他上大一时的成绩是全班倒数第一,到大四毕业时成为第一。因为他的那个女朋友是个很爱学习的人,老往自习室里跑。而李咏为了能找机会在一块,也就只能总是去自习室。所以慢慢地学习成绩就这样上去了。再比如,他的文学基础理论课没有参加考试,可成绩却名列全年级第一。因为他总喜欢和教课的老师就某个问题探讨。有一次,他自己琢磨出一个观点,"什么是灵感?--灵感就是一种真实。"于是他就跑到老师那儿,就自己的这个观点和老师聊了起来。过后他也就忘了。没想到后来老师自己著的一本书就以李咏的这句话做了书名--《灵感就是一种真实》。
李咏自己最难忘的一件事,是他参加《幸运52》不久,刚刚进入状态,有一次录制一期节目,观众都准备好了,但设备出了故障,怎么修也修不好,最后只好由李咏上前台对观众说对不起,每人发一份纪念品,送大家离去。李咏说那一刻自己的心里特别不好受,觉得特别对不起观众。可是自己又觉得很吃惊。因为原先以为自己对这个节目不过是抱着一种玩一玩的态度的,没想到一期节目做不成会这么难过。一位老导演听说以后,对他说,这证明你已经真正喜欢上这个节目了。
现在李咏对主持人的看法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我现在逐渐认识到,过去的对主持人的看法是片面的,因为当时也没有给我们提供这样一个环境,我们也没有真正过去体会,现在进来之后才发现这里面要讲究的东西太多了,主持人这一行也绝对是一个领域。"
李咏为自己的定位是"一个走向个性化的主持人"。他相信每个领域里都有令人愉快的东西。"很平淡,但是也很有趣。"平时他的工作也比较繁忙,除了现在主持中央电视台的两个节目外,还受邀在外地的电视台主持几个娱乐及脱口秀节目。他觉得紧张忙碌的生活最能锻炼人,能培养一个人的能力。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