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研究使用技术。在资金方面,由于莱钢撤股和国家开始宏观调控银根紧缩,一度出现了资金短缺。我们只好以京华创新集团作为担保从银行获得了部分贷款,并且向日照市人民政府、山东省人民银行等单位求助,得到了他们的鼎力相助,渡过了难关。”杜双华说。
此前,媒体报道说,日钢集团在当时总共获得了近20亿元的银行贷款,其中中国银行有10亿的承兑汇票贷款,近5亿元的项目贷款,日照商业银行近3亿元的贷款,建行近2亿元的贷款,农行近2亿元的短期贷款。
杜双华无疑是幸运的。就在他大张旗鼓开始日照钢铁项目建设时,国内另外两家民营钢企正在遭遇“滑铁卢”。江苏铁本被查处,山东另外一家准备在钢铁产业上大干一场的民营企业万杰集团因为“步步踏空”而使它的钢铁帝国规划胎死腹中,至今身陷泥沼。
没有“日钢速度”,或许杜双华会成为第二个“铁本”?或许会成为第二个万杰?这都是假设,而历史不能假设。事实上,日照钢铁又一次抓住了机遇,成就了杜双华的更大辉煌。
杜双华说:“在整个日钢建厂阶段,靠省市领导的关怀和支持。”
“日钢速度”继续演绎着杜双华的财富奇迹。2004年,日照钢铁钢产量是107万吨,销售收入25亿元,上缴税金是215万元。到了2007年,日照钢铁的钢产量达到了775万吨,销售收入286亿元,上缴税金13.78亿元。今年1到4月,日照钢铁钢产量是350万吨,销售收入147亿元,上缴税金12.4亿元。
而日照钢铁党委书记廖海亭此前告诉本报记者,预计今年日照钢铁的销售收入可以达到500亿元,利税可以达到100亿元。
辉煌中的杜双华正在酝酿更大的目标。他瞄准了港口建设、研发推广非高炉炼铁技术等领域。
日照钢铁已经考察建设日照30万吨铁矿石专用码头。同时,目前正与北京钢铁总院合作研发金属化球团技术。现在已经进入中试阶段、预计2009年2月进入工业化生产的这一项目,总体规划建设年产500万吨金属化球团,可以实现年销售收入100亿元,利税20亿元。
喜与忧
不知道此时的莱钢集团心情如何。在2003年,杜双华的京华创新集团和莱钢集团共同设立日照钢铁时,双方各持50%的股份。后来,“双方因为合作方式和资本运营等方面未达成一致意见,莱钢将股份和技术人员全部撤回。”
而现在,日照钢铁的规模已经堪比莱钢。
或许没有莱钢的退出,也无法成就现在杜双华日照钢铁的辉煌。
在杜双华或许为过去爆炸式发展感到欣喜的同时,他却无法避开这样一个“障碍”:他的钢铁企业及其远大目标与山东省对钢铁产业的总体规划之间的“冲突”。
这也是一个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博弈”。
事实上,杜双华当初在日照建设钢铁企业开始,他就已经进入了这场“博弈”。如果没有这一点的话,杜双华的步子甚至可能迈得更快点。
在日照钢铁选址之初,就遇上了这个问题。杜双华选择了“退让”。他说:“起初日照市给我们首推的是靠近日照港的国家规划地奎山,我们也很中意,但为了不影响国家整体规划,我们又重新选址。”
但其后,这个问题还是如影随形地跟着杜双华。2006年,日照钢铁在完成年产350万吨的建设目标后,开始进行装备大型化准备。“但是,这些规划需要占用日照钢铁精品基地预留规划用地,土地批不下来,我们只好在现有的老区这块三角地上努力挖潜。”
“我们已经与德国西马克·德马克公司进行了大H钢技术交流并签订了技术引进合同,交付了10%的设备定金,实施的时间比莱钢还早,但订货合同生效后,由于我们拿不到设备进口许可证,大型H钢设备无法到岸,最后只能暂时搁置。”杜双华这样倾诉自己的“苦衷”。
日照钢铁的港口建设计划也因为“山东大钢”的规划而处在“等待状态”。此前,日照钢铁已经投资14.164亿美元,购买了3艘矿船,并在国内大连、上海船厂,韩国东方船厂等购买了12条矿船,“但港口建设因已列入山东大钢建设的整体规划,目前处于停滞状态,一直没有实质性进展。”
按照山东省《关于进一步加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意见》,建设日照大型钢铁基地是该省钢铁工业区域布局调整的重点。山东钢铁集团也有重组日照钢铁的意愿。对此,杜双华也有自己的想法。他或许将民营钢铁企业的组合作为另外一个选项。“‘有一定规模的民营钢铁企业是否可以组合’,我一直在思考。”杜双华说。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