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人物档案资料名人名言生平作品主要事迹佳句轶事世界明星中外传记成才故事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辜振甫:夙愿未了身先逝

人民网记者 王尧
  89的辜振甫先生走了。消息传来,令人扼腕。一个月前在台北驻点采访时,我和同事还特意探询辜先生的病情并表达我们的问候,当时得到的答复是辜先生正在康复中,谢谢大家的关心。孰料,在与病魔的搏斗中屡创奇迹的他,此次却没能渡过难关。

  1990年11月,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成立。辜振甫先生当选海基会董事长,从此与两岸事务结下不解之缘,其间尽管历经两岸关系的起伏变动,却从未离开过这个岗位,直至生命的最后时刻。十几年中,辜振甫先生对两岸事务贡献良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笔,莫过于揭开两岸关系“历史性一页”的“汪辜会谈”。1993年4月27日至29日,以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为基础,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与台湾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著名的“汪辜会谈”,签署了四项文件。“汪辜会谈”是海峡两岸高层人士在长期隔断之后的首次正式接触,是两岸关系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两岸及国际社会均对会谈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具有相当深刻的政治意义”。 1998年10月14日至19日,辜振甫再率团赴大陆参访,与汪道涵会面,进行政治、经济对话,并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此后,李登辉背弃一个中国原则,抛出“两国论”分裂主张,陈水扁否认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两会“九二共识”,两岸关系陷入僵局,辜振甫也经历了他人生中的低潮。2001年后,辜振甫的健康状况亮起了红灯,不得不赴美治疗。治疗结束返台后,他跟友人说:“当时以为这次去了,很可能客死他乡,因而无限感慨。”近两年来,辜振甫的身体多次出现“险情”,均奇迹般地转危为安,其主治医生也叹服他惊人的意志力。也许正是这惊人的意志力支撑着他,尽管对岛内政局和自己扮演的角色有太多的无奈,辜振甫对两岸关系仍充满期许。

  2004年10月25日,辜振甫肾盂癌复发,住进台北振兴医院,接受洗肾及呼吸器治疗。据海基会前秘书长焦仁和透露,“在振兴医院的2个多月时间里,每次陪他聊天,他所谈的就是APEC问题、两岸的问题、‘九二共识’的问题,还有岛内经济的问题。”在病榻上,他接受了台湾某周刊的专访,吐露了许多不为人知的苦衷。在这位历经沧桑的老人眼中,荣华富贵不过是过眼云烟,最令他难以释怀和不舍的,除了英年早逝的长子和尚待磨炼的次子,就是两岸和谈的未竞事业。而令他不满的,一是“九二共识”从历史“蒸发”,二是满腔热情被当局利用,三是个人声誉被政治抹杀。他一生以“谦冲致和、开诚立信”为安身立命之本,他领导的和信企业集团即得名于此。对于台湾当局为了政治私利而背弃“九二共识”,不惯与人争执的他,只能以沉默和反问对之。据他的一位友人透露,辜振甫在重病中,还经常以不解的语气反问:“难道真的没有‘九二共识’吗?”“若没有‘九二共识’,哪来的九三辜汪会谈?”

  辜振甫先生对中华传统文化情有独钟,尤好京剧,曾到北京、上海、香港等地拜师学戏,主攻余派老生。他曾说,最值得回忆也是影响他最深的,是二十多岁在北平的那一段常去“听戏”的日子。爱好戏曲的艺术表现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因为京剧里面包含了中国人的历史和中国人做人的道理,忠孝节义、礼乐教化、谆谆教诲全在里头。1998年参访大陆时,汪道涵会长和海协特意为辜振甫夫妇安排了两场京剧晚会。京剧名角唱完后,辜振甫兴之所致,也欣然登台唱了三段。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袁世海评价说:“他唱得非常好,很有余派韵味。” 辜先生却曾撰文自谦自己是“四不像”。他写道:“不过,在学戏唱戏的过程中,我深深领会:人生就是舞台!无论扮演什么角色,都要“入戏”,要认真,要敬业,要有价值观。有人说我命很好,从另一角度,我却认为自己“命很劳碌”!到了这个年纪不能退休,还不命苦? 目前我的时间可说是“分秒必争”,自己也能完全掌控,我已把企业的重任充分授权,比较费心的则是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

  这就是辜振甫,一位值得尊敬的长者。对于他的辞世,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在唁电中说:“哲人其萎,增我悲思”。“两岸之道,唯和与合,势之所趋,事之必至。期我同胞,终能秉持九二共识与汪辜会谈之谛,续写协商与对话新页。庶几可告慰先生也。”

 

 

 

相关人物

 

相关文章

辜振甫

古今中外人物大全,世界人物介绍,著名人物资料,企业家、名星、伟人、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个人资料个人简历作品

| 联系站长 | 按拼音检索人物 | 现代人物分类索引 | 古今中外作品 | 教育教学资料 | 职业培训资料  |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  ? CopyRight 1998-2028, 1-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