纣(帝辛)
纣一作受,又称帝辛,生卒年不详。帝乙子.帝乙死后继位,在位33年而国亡,自焚于朝歌鹿台,葬处不明.是著名暴君。
纣身材高大,外貌漂亮,力大无穷,能徒手和猛兽格斗,又聪明机智,具有文才。他曾多次攻伐东夷,俘虏了大量奴隶。他又经营东南,使中原文传播到淮河、长江流域,对奠定中国统一的规模起了一定的作用。
纣又荒淫残暴,宠幸妲己。他整天和妲己在宫中饮酒作乐。为了方便,他命令人民为他在宫中凿了一个池,底和壁都以鹅卵石铺砌,池内灌满酒,称为酒池;池四周树枝上缠上锦贴帛.挂上一串串烤肉,称为肉林。纣和妲己就带著一群侍从,在酒池中泛舟赏景。渴了随手舀酒喝,饿了从肉林中取肉吃,尽情地挥霍著。为了维持庞大的开支,他残酷地压榨人民,为了博得妲己的欢心,更任意将路人砍头、剁脚,甚至腹取胎儿,残忍至极。
纣的异母兄长微子启多次劝说他,他却刚愎自用,拒谏饰非,微子启只好离开都城,躲藏起来。叔叔比干劝谏他,他竟然说:“听说圣人的心有七窍,我倒要看看你的心有几孔!”命令左右把比干杀死,取出心来观看。他更听从妲己的话,用铜铸成空心柱子,柱中烧红炭火,做成一种叫作“炮烙”的刑具,将不满他暴行的臣民脱光衣服,绑在铜柱上活活烧死。
纣的种种暴虐,终于使他陷于众叛亲离、民怨沸腾的孤立境地。后来,周武王乘纣的主力军还在东南的机会,率领大军讨纣,纣正和妲己在鹿台上饮酒,听到消息,匆忙把70万奴隶编成军队,开上前线迎战,两军在牧野(今河南省淇县南)相遇,周军奋勇冲杀,商军刚一接仗就纷纷倒戈,顷刻间溃不成军,纣仓皇逃入朝歌城中,自知末日来临,决定自杀。他又害怕死后人民要拿他的尸体泄愤,就命令左右把宫中所有的美玉都搬上高20米的鹿台,自己穿著整齐,周身佩满宝玉,又在台在堆满柴草,大吃了一顿以后,下令点火,不一会儿,烈焰冲天,纣王被活活烧死。
周武王在人民的夹道欢迎中进入朝歌,来到鹿台的废墟,找到纣已焦糊了的尸体,朝它射了三箭,再用剑剌了几下,最后用铜斧砍下纣的首级,挂在大白旗的竿顶示众,以泄民愤。至此商朝宣告灭亡。
纣的罪恶是否如此深重呢?后人也颇有争议,有的肯定,有的怀疑。宋朝罗泌在《桀纣事多失实论》中认为,纣大造宫室、建造酒池肉林、宠信女色、囚禁贤人、残害等罪恶,与桀的罪恶如出一辙,凡桀的罪恶就是纣的罪恶,桀纣不分,这些都是出于模仿。宋朝李慈铭在《桃花圣解庵日记》中说,从各种史籍记载来看,纣的显著罪行是杀比干、囚箕子、宠妲己、偏信崇侯、拘押文王,比起后世的暴君来还算不得罪恶深重。孔子的弟子子贡在《论语.子张篇》中认为,纣的罪行并不像史书上所说的那样厉害,只是后人把恶行都推在古人身上造成的,使纣和桀一样,成为罪恶的象征,暴君的典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