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河之战
元太祖十六年(1221年),在蒙古第一次西征中,蒙古军在申河(一作“辛河”,即印度河,今巴基斯坦伊斯兰堡西南)击败札兰丁军的一次作战。
蒙古军巴鲁安惨败后,成吉思汗即率军向哥疾宁(今阿富汗喀布尔西南加兹尼)急进,寻求札兰丁决战。札兰丁在巴鲁安会战中给蒙古军以重创后,被一时的胜利冲昏头脑,整天寻欢作乐。札兰丁得意忘形,使部将为之失望,其部将阿敏(汗灭里)与阿黑剌黑(塞甫丁)为争夺战利品发生争执。阿黑剌黑率所部4万兵马,连夜出走,使札兰丁兵力锐减,士气顿挫,退回哥疾宁。不久闻报成吉思汗率领10余万大军前来决战,感到寡不敌众,率领所余5万多众拟渡申河远遁,蒙古军急进至哥疾宁时,札兰丁已走半月,城民不战而降,成吉思汗率军昼夜兼程急迫。札兰丁因缺乏渡船,尚未渡河,成吉思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包围札兰丁,札兰丁仓卒转入防御。蒙古军首先进攻札兰丁主力右翼汗灭里部,歼灭大半,汗灭里向白沙瓦败退,为蒙古军所追歼。尔后蒙古军进攻其左翼,将其全歼。札兰丁中军仅余700人,几次伺机突围,均被击退;而且蒙古军步步紧逼,缩小包围圈。成吉思汗为活捉新国王札兰丁,促其投降,以便不战而平各地叛乱,下令不准射箭,不准刀砍,要活捉札兰丁。一直战斗到中午,札兰丁看突围无望,于是换了一匹好马纵入波涛汹涌的申河,泅渡而逃。札兰丁过河后,收拢50余名残兵,逃至印度德里(今新德里北)。蒙古军全歼札兰丁后,成吉思汗命拖雷和巴剌二将渡申河追击札兰丁;命察合台平定起儿漫(今伊朗南部克尔曼省)和忽即斯坦;命窝阔台平定阿富汗,自率大军于十七年春沿申河右岸北上哥疾宁。拖雷和巴刺渡申河后先破必牙寨(今巴基斯坦拉瓦晶第附近),尔后占领刺火儿(今巴基斯坦拉合尔)、木鲁坦(今巴基斯坦木尔坦),未见札兰丁踪影。春末,天气炎热,士兵不堪忍受,于是重渡申河,取道哥疾宁与主力会合。札兰丁逃至印度,扩张势力,强娶德里城君主女儿,待蒙古军回国后,札兰丁回到阿富汗,积蓄力量。元宪宗二年(1252年),蒙哥汗派旭烈兀西征波斯时札兰丁转向西亚,后战死在沙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