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总局称不会忘掉有贡献运动员,呼吁关注邹春兰
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冯建中表示,不会忘掉为国家做过贡献的优秀运动员
本报讯(记者赖颢宁)昨日,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冯建中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对“举重冠军当搓澡工事件”做出回应。他表示,体育总局一直很重视运动员的就业安置工作。
他表示,运动员就业安置是难点问题,国家为此出台了系列退役运动员安置和保障政策。对于“冠军当搓澡工事件”,他希望有关方面给予关注。
冯建中介绍,据不完全统计,全面实施全国优秀运动员保障工作以来,已有9101名运动员、教练员受益,受益的总金额为3825.8万元。“我们不会忘掉给国家做过贡献的体育工作者和优秀运动员。”
冯建中表示,运动员的就业安置是历史沿革问题,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体育总局对此一直很重视,同时也一直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和关心,为解决退役运动员学习、就业、社会保障问题,国家先后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规定。
对于社会上“奥运冠军免试入学对其他考生不公”的议论,冯建中解释,这是对为国家做出贡献的运动员的奖励。而且他相信,他们在运动场上能拿到冠军,在学习上也一样能成功。
对话
“邹春兰是历史遗留问题”
吉林省体育总会副主席刘明宇表示,由于人数太多,不可能全部解决
本报讯(实习生赵艳玲)昨日,记者就举重冠军邹春兰当搓澡工一事,走访了吉林省体育总会副主席刘明宇。他表示,邹春兰现象是历史遗留问题,一般对于优秀运动员,体育主管部门都会为其安排归宿。
新京报:就邹春兰事件来看,他们这些运动员除了一技之长之外,没有其他的就业资本,而高强度的训练也使他们的文化知识贫乏,这个你怎么看?
刘:目前很多省都存在这种状况。尤其是重竞技,举柔摔的运动员一般很胖,像体重100公斤很常见,而且大部分从农村选拔上来。本身文化基础就差,加上有的队员没有注意思想的锻炼,就往往不容易就业。
新京报:重竞技之外呢?
刘:那些大众运动项目,像篮球、乒乓球、田径运动员就比较好安排,因为很多单位都举办运动会,都需要这样的人。另外,大众也喜欢这些项目,民间发展的好,就自然对这样的人才需要的多,我们也好安置。
新京报:对于重竞技的运动员,我们都怎么安排?
刘:不光对重竞技的运动员,包括所有的在内,我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那些优秀的,我们或者留下当教练,或者留到体育系统中。对于大部分一般的运动员,我们采取双向选择的方式。
新京报:“双向选择”具体应怎么解释?
刘:就是我们体育部门尽量选择出我们需要的运动员,而运动员也可以跟社会,跟企业自主地沟通寻找就业机会。
新京报:也就是自谋出路?
刘:一定程度上是,对于那些实在解决不了的,我们也管,不会不管。
新京报:怎么管?
刘:对于那些从农村选拔来的,在他们的运动生涯中没取得好成绩,又过了运动期,实在找不到地方,我们就养着他,每个月发工资。
新京报:邹春兰是怎么回事?
刘:我想应该是特殊情况,一般情况下,优秀的我们都安排。她是历史遗留问题,我不好说。
新京报:其他运动员是怎么解决的?
刘:给他们一次性安置费和伤病补助费,然后局里就不再负责了。说实话,不可能全部解决,谁也办不到。
新京报:他们可是为国家做过贡献。
刘:那也没办法,我同情他们,全部安排不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