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人物档案资料名人名言生平作品主要事迹佳句轶事世界明星中外传记成才故事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伊波里托夫-伊凡诺夫

   姓名:伊波里托夫-伊凡诺夫(MiKhail Mikhaylovich Ippolitov-Ivanov)
    性别:男
    国籍:俄罗斯
    生日:1859年
    

俄罗斯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和指挥家米哈伊尔·米哈伊罗维奇·伊波里托夫-伊凡诺夫在1859年11月19日生于离彼得堡不远的加特契那城.从十三岁开始,他进彼得堡一所教堂唱诗班附属音乐班学习,十六岁(1875年)进彼得堡音乐学院,成为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的学生.巴拉基列夫小组对伊波里托夫-伊凡诺夫的早期创作影响很大,例如,他根据两首俄罗斯民歌主题写成的一首序曲,就是按照巴拉基列夫和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的模式写就的.毕业后,伊波里托夫-伊凡诺夫在1883年被派到格鲁吉亚组织俄罗斯音乐协会分会.
    1893年,伊波里托夫-伊凡诺夫迁居莫斯科,从这时候开始有四十多年的时间,他的音乐活动都同莫斯科相联系着:他担任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授职务,培养出的一些著名音乐家,如格里埃尔和瓦西连科等,在革命前俄罗斯音乐生活中已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除了教课以外,他还担任俄罗斯合唱协会和莫斯科大学学生乐队、私营俄罗斯歌剧院和济明歌剧院指挥----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的一些歌剧如《萨坦王的故事》和《不死的卡舍》等都是在他的指挥下初次上演的.
    二十世纪初,随着民主空气的普遍高涨,音乐社会生活也明显地活跃起来,这时候,伊波里托夫-伊凡诺夫积极参加进步的音乐社会活动,出任莫斯科音乐家互助会筹备会主席和全俄罗斯演员代表大会歌剧组主席,1905年莫斯科音乐学院争得自主权后,他还被选任院长(1906-1922),并直接参加改革教学方案和学院体制的工作.
     1922年,苏联政府为了纪念伊波里托夫-伊凡诺夫四十年来富有成果的音乐活动,授予他"共和国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此外,他还荣获了劳动红旗勋章.伊波里托夫-伊凡诺夫在1935年1月28日去世. 伊波里托夫-伊凡诺夫的创作始终忠于俄罗斯古典音乐的现实主义传统,坚决反对颓废的现代主义的一切表现.他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数量不少,涉及到各种不同的音乐体裁:他的歌剧除了上面提到的《背叛》外,还有根据屠格涅夫的中篇小说写成的《阿霞》、以巴黎公社为背景的《最后的街垒》等,他还为莫索尔斯基的歌剧《婚事》续写并完成.他的交响音乐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大都同人们生活形象和真正的民间歌曲舞曲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类小说诗歌文学作品有交响诗《姆齐里》(取材于莱蒙托夫的长诗)、《一九一七年》和《劳动颂》,管弦乐组曲《乌兹别克斯坦音画》和《高加索素描》等.他的管弦乐小说诗歌文学作品中最受欢迎的是管弦乐组曲《高加索素描》(1894年).
    主要小说诗歌文学作品:
《姆齐里》(取材于莱蒙托夫的长诗)、《一九一七年》和《劳动颂》,管弦乐组曲《乌兹别克斯坦音画》和《高加索素描》等
    
    

 

 

 

相关人物

 

相关文章

 

古今中外人物大全,世界人物介绍,著名人物资料,企业家、名星、伟人、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个人资料个人简历作品

| 联系站长 | 按拼音检索人物 | 现代人物分类索引 | 古今中外作品 | 教育教学资料 | 职业培训资料  |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  ? CopyRight 1998-2028, 1-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