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人物档案资料名人名言生平作品主要事迹佳句轶事世界明星中外传记成才故事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听歌三记

作者:王祥夫

   好一朵《茉莉花》
   我于花木,偏喜欢零零碎碎的那种,比如雏菊,我去了花店就总是先问雏菊,有就买一大把回来,往大陶罐里一插,可以开半个多月,多少还有些药香,药香吗?药当然香,但那必须是中草药。我喜欢黄的那种雏菊,现在花店里有紫的和花心绿的那种,我不大喜欢。没有雏菊,我就会要满天星和情人草,花碎得不能再碎,是碎叨叨,像老太太们在那里拉家常。现在花店里有那种奇大的百合,花开足了像伸开爪子的八爪鱼,有些让人害怕,还有牡丹,碗口大一朵又一朵,稠肉肉的,都不能让我喜欢,有一种牡丹,花形瘦弱,而且是单瓣,我倒看了不错,喜欢它的瘦伶伶,是弱者的模样,但也只要一朵两朵,花一多了,比如一株上边怒放百十来朵,给人的印象未免就有些气势汹汹。你对着这样一大株牡丹看老半天,你会不会觉得它是气势汹汹?你想想看。说到牡丹,画家们好像都喜欢画牡丹,但画家画牡丹最易出丑,动不动就会画成民间的大被面儿,还少不了用胭脂朱砂,真是浪费。
   各种碎小的花里边,我最喜欢白茉莉,小时候,我父亲在家里种了那么几盆,花开时节,满屋幽香。因为喜欢茉莉,所以也连带着喜欢上了《茉莉花》这首民歌。中国的民歌,悲剧性的比较多,柔婉的比较多,我喜欢民歌,先是要被它的曲调打动才行,好像这首歌是什么词倒不重要,比如蒙古的民歌,歌词我一句也不懂,但照样感动。《茉莉花》就是这样一首歌。这首歌,我们多听了女声在那里唱,而有一次,一个男生在那里唱这首歌,我当时便被定在了那里,才知道这民歌由男生唱来竟也这样的好,而且好像是更好,是男性对女性的一种倾诉,有了对象,从情感上讲倒像是更加真实,艺术真得要真实吗?这需要讨论,但情境是要让人想得清楚一些的才好,一个男子,久久对着白白的茉莉花,只这么个画面,动人不动人?只这便动人!男生与茉莉花之间有什么?随便你去想,但你真要好好听一下男声的《茉莉花》。
   《茉莉花》这首歌真是纯净,是旋律的纯净,是情感的纯净,旋律和歌词加在一起的那种美你真是无法说明白。如把歌词改一改,你会发现旋律也不再是那么美的了,比如把茉莉改为“牡丹”。
   好一朵美丽的牡丹花,
   好一朵美丽的牡丹花,
   美丽芬芳满枝桠,
   又香又白人人夸,
   我想要把你摘下,
   又怕别人骂。
   牡丹花呀牡丹花。
   我原来以为好的民歌只要曲调好就行,其实错了,民歌首先还要把说话放在第一,光是曲调毕竟还太朦胧。问题是,民歌从来就不朦胧。该茉莉花出场的时候,即使是斗大的牡丹也替代不了。
   快乐的《采红菱》
   《采红菱》这首歌里有江南的波光水影,我们和这波光水影一点点都没有距离,没有一点点距离的喜悦和爱意,听着这首歌,我们居然会没有一点点妒忌,一点点都没有,就像我们一下子都长了一辈,看晚辈在那里天真无邪地嬉戏,水啊船啊还有那晃眼睛的波光。菱角本来是荸荠紫的颜色,在这里倒像写诗一样被夸张成了红色,而且我想像它是朱红色。而且那红菱亦是小小的,饱满的,鼓鼓的好看。这首江南民歌让人想起那首《江南可采莲》的古歌谣:节奏其实并不慢,亦是急急的: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一会儿东一会儿西地那么让人喜悦,真是充满了人生的欢愉,倒不知是人在那里戏还是鱼在那里戏,诗的好,好就好在写鱼的时候写出了人的心情,那鱼儿是一抖就游开,一抖又游开,一会儿这边,一会儿那边的真是可爱,鱼是从来都不做沉思状的,活泼就在这里,是写人的欢愉,是对人说鱼,有人在里边,是满满的活泼。
   《采红菱》这首江南民歌怎么会有那么快的节奏,好像急得不得了,一刻也不能再等,两个人乘着船儿采红菱,哥有意妹有情,听这歌的时候,我们好像看到了水波里的那一双小手,不停地把饱满的红菱摘下来,那节奏,又好像不是在采红菱,倒好像要急着赶到什么地方去,怎么可以这样急,怎么可以这样欢娱?怎么可以这样的一刻不停?这首歌让人想起那首河南的著名民歌《采牡丹》,也是快快的节奏:采,采,采牡丹,三朵两朵采一篮。一刻也不能再等的心情,让人心跳,是下定了决心,是马上就要行动,先是两个短促的“采”字,然后才道出了是在采牡丹,是提着篮,一个篮里呢,也只好放得下三两朵,这真是好大的牡丹。而且是红格艳艳,色彩很剌激人。河南地面有红牡丹吗?至今我还没看过红格艳艳正红一品的牡丹。不但河南洛阳没有,即使是山东菏泽也看不到。
   《采红菱》和《采牡丹》这两首民歌你最好对比着听一下,除了民性和情绪的表现有所不同之外,它们有个共通的地方,就是节奏都快,虽说是节奏都快,但细致的区别也还有,那就是河南民歌《采牡丹》是兴奋,是一群女人泼辣的风致,是争前恐后,是抢着摘最好的那种心情,而《采红菱》却是欢快,是男女,是十七八的欢快,没有一点点生活的沉重在里边,是真正的欢快。欢快原来竟然是这么个意思,无论是什么事情,这两首歌要人们明白无论是什么事情只要是慢了就不会欢快了,快乐快乐,快了才乐,音乐原来也是这样。
   《太阳出来喜洋洋》
   小时候在被窝里听这首歌,当时的情景我还能约略记得起,父亲在帮着母亲洗衣服,水龙头哗哗哗哗地流着水,母亲洗父亲晾,屋子里到处是湿漉漉的肥皂水味道。当时还觉着奇怪,太阳出来有什么可喜的?太阳不就是太阳吗?即至后来去四川,那次是先上青城山看天师洞,后去峨眉夜宿华严顶,一连数天,是整天的雨,到处都湿漉漉的,在青城山穿过的一双黑布鞋子放在塑料袋子里,到了华严顶取出来一看,鞋子上都长了绿毛,要想让鞋子干,必得找火盆来烤,想晒干是瞎想,天上哪有太阳。就是在那时候我忽然才明白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的好来,只有在四川,你才可以真正听得懂这首民歌,阴雨绵绵,到处是一片霉味儿,就在这时候太阳忽然出来了,你能不高兴?这首民歌,歌词先就好得不一般,七个字:太阳出来喜洋洋,是谁在那里喜,当然是人,但又不单单是人,因为这七个字里并没有单单指出人,而是:太阳出来——喜洋洋。所以说,这喜是万事万物的喜,是那瓦屋也会喜,是那绿叶也会喜,是那鸡也会喜,是那石板路也会喜。这首歌是劳动者的眼里看事物,要挑起担儿上山岗。下着雨好上山吗?不好上,山路该有多滑?人的情感最最复杂,但一丝一念的情感让人有如此的感动就是这首歌的动人之处。在中国,歌唱太阳的歌真还让人数不出几首来,帕瓦罗蒂的那首《太阳》是让人欣赏人的声带,是大波大波的渲染,然后才带出那么一个太阳来,先是“啊多么辉煌——”是展开双臂的抒情。而《太阳出来喜洋洋》简直是“采菊南山下,悠然见南山”般的自然。早上起来,看到了太阳,挑上担子上山了,一切都那么自然那么舒适,这就是中国式的描写,一切都从平常起,一切都要归于不平常,那不平常只是藏在平常之中。

 

 

 

相关人物

 

相关文章

沉静之美   散文-大小的心理    门牙-小说

古今中外人物大全,世界人物介绍,著名人物资料,企业家、名星、伟人、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个人资料个人简历作品

| 联系站长 | 按拼音检索人物 | 现代人物分类索引 | 古今中外作品 | 教育教学资料 | 职业培训资料  |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  ? CopyRight 1998-2028, 1-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