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人物档案资料名人名言生平作品主要事迹佳句轶事世界明星中外传记成才故事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由《子夜》看茅盾的忧国意识

茅盾,中国社会剖析小说的坛主。风雨中成长起来的他,经历了大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一系列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创作出《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秋收》等一大批优秀小说诗歌文学作品。茅盾作为一位社会 —— 政治型的作家,小说诗歌文学作品总是反映出时代的旋律,几乎所有小说诗歌文学作品中都透露出一种强烈的忧国意识。



“未尝敢忘记了文学的社会的意义”

1945年,在茅盾五十寿辰时,他回顾了自己创作道路,对自己前半生的思想和创作经验,总结性的说:人在希望中长大。……站在五十的记数点上,回头看看走过的路,会吃惊,也会懊恼,自然更多惭愧。路不平坦,……,不过,摸索而碰壁,跌倒了又爬起,迂回而再进”。

这是一个老作家在经历了时代的惊涛骇浪后发自肺腑的声音,从中我能真切的体会到茅盾百折不挠的探索真理的精神 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茅盾的脉膊和时代的脉膊是一致的,处女作《蚀》反映的是大革命时期的某些社会现实,作者通过知识青年的思想变化表现了革命势力与反革命势力的激烈搏斗和小资产阶级的软弱与苦闷。

继《蚀》之后的《虹》,写的是“五四”到“五卅”时期革命知识青年的觉醒与斗争。

《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及《子夜》写的则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农村、城镇、城市的面貌。

每一部小说诗歌文学作品,每一篇文章,都与中国的现实紧密联系着,也许这是一个文人,一个有良知的文人所特有的气质,用茅盾自己的话说这是因为我“未尝敢忘了文学的社会的意义”。



《子夜》———三十年代旧中国的画卷

1933年,一部“应用真正的社会科学,在文艺上表现中国的社会关系和阶级关系”的扛鼎之作———《子夜》出版了,几十年过去了,《子夜》里所描写的黑暗的中国,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但书中留下的沉甸甸的历史却值得我们思考。《子夜》以大规模地描写中国社会现象这样全景式的整体建构为起价值取向,并以自觉的参与意识,探索社会政治问题。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处在国民党的黑暗统治下,当时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地主、大资产阶级篡夺了大革命的胜利果实,内有蒋介石,外有帝国主义,他们把中国进一步推向了“两半”的社会的深渊。民族资产阶级、工农群众的革命斗争等这些历史上的名词,在《子夜》中得到了深刻的诠释。《子夜》用社会科学的观点,阶级分析的方法,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旋律和阶级关系。冯血峰曾评价说:“《子夜》是把鲁迅先驱地英勇地所开辟的中国现代的战斗的文学的路,现实主义的路,接引到普洛革命文学上来的里程碑之一”。

吴荪甫是《子夜》九十多个人物中性格最鲜明的,是三十年代民族工业资本家的典型,是诠释民族资产阶级的典型。民族资产阶级的双重性,在他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他有着发展民族工业的野心、魄力和手段,他“富于冒险的精神、硬干的胆力”因此,他不仅在家乡双桥镇办起了钱庄、当铺、油坊、米厂、电厂等,还在上海有一家裕华丝厂,甚至还和孙吉人、王和甫等民族工业资本家组织了益中信托公司。他们幻想着“他们的灯泡、热水瓶、阳伞、肥皂、橡胶拖鞋,走遍全中国的穷乡僻壤!”他们高呼“只要国家像个国家,政府像个政府,中国工业一定有希望”。

但“他动辄想到保守,想到了妥协”。在他的野心受到买办金融资本家赵伯韬的阻挡时,他选择了镇压工人罢工来转嫁自身危机,同时大搞“公债投机”,妄图用此击败“公债魔王”赵伯韬。现实是残酷的,当时的社会历史现实和民族家的固有软弱性,决定了吴荪甫的命运只能像企图用“大放盘”“一元货”的办法度过难关的小商人林老板一样。他的悲哀不是他一个人的,而是全社会的。

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通过《子夜》可以认识三十年代初期中国社会现实,认识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认识旧中国半殖半封的社会性质,了解三十年代的党所领导的工农斗争的风起云涌之势等等。

因此,《子夜》是茅盾先生展现给后人的一幅历史画卷,让今天的人们能清晰的了解那段历史。

  同时,第四章的农民武装活捉老地主,吴荪甫的舅舅曹剥皮及第十三,十四章描写的上海裕华丝厂女工的罢工,都是在用文学眼光叙述历史事件,让人们在文学欣赏中体会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子夜》犹如一面镜子,照出了旧中国社会的一角,茅盾犹如一个说书人,道出了那段辛酸的历史,展现了一个千疮百孔的民族的血泪。







文人笔下的历史,后人眼中的现实

茅盾用敏锐的眼光,犀利的笔峰,透彻地理解了主宰着站前中国社会的各种倾向、潮流和力量……从而使他的描写具有明显的真实的文献价值。朝鲜学者朴兴炳认为“《子夜》的历史功绩在于开创了中国社会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道路。”可以说《子夜》就是一部高级形式的社会文件。它把三十年代这个中国社会发展的“横断面”展现给了后人。《子夜》不仅描写投机市场瞬息万变的斗争,民族工业的惨淡的前景,都市资产阶级社会醉生梦死的生活,而且描写了工人阶级的罢工斗争,农村的革命暴动等等。

《子夜》这部社会剖析小说不仅在国民党时期被禁版过,在“四人帮”时期也被禁版过,由此,我们也能看出《子夜》的社会影响和《子夜》的进步意义。这些都是建立在茅盾先生忧国意识基础之上的,正如王若飞同志曾给茅盾的评价一样,他说:

茅盾先生的创作事业,一直是联系着和反映着中国民族与中国人民大众的解放事业的。在他的创作年代里,也正是中国民族与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大变革时期,中国大时代的潮流,都反映在茅盾先生的创作中……从茅盾先生的创作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社会的大变动,也可以看到中国人民解放运动的起落消长。茅盾先生的最大成功之处,正是他的创作反映了中国大时态的动态,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创作中心内容,与中国人民解放运动联系着的。

一个伟人去了,一批小说诗歌文学作品留下了,一段历史过去了,一种忧国精神留下了,这就是茅盾的伟大,《子夜》的伟大。

 

 

 

相关人物

 

相关文章

茅盾生平简介   茅盾介绍   茅盾的一生(沈雁冰传)   茅盾简历   《白杨礼赞》说课稿   《白杨礼赞》说课稿2   散文-海南杂忆

古今中外人物大全,世界人物介绍,著名人物资料,企业家、名星、伟人、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个人资料个人简历作品

| 联系站长 | 按拼音检索人物 | 现代人物分类索引 | 古今中外作品 | 教育教学资料 | 职业培训资料  |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  ? CopyRight 1998-2028, 1-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