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人物档案资料名人名言生平作品主要事迹佳句轶事世界明星中外传记成才故事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成仿吾:一个参加过长征的大学教授

刘炼

  成仿吾,中国现代教育家、文学家、翻译家。湖南省新化县人。1897年8月24日生。1910年,留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青年时代就精通日语、德语、英语等。“五四”运动后,他同郭沫若、郁达夫等人在上海发起成立了创造社。他撰写和翻译了许多文学评论、小说和诗歌,宣传革命文学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艺理论。1924~1927年,他任广东大学(随后改名中山大学)教授兼黄埔军官学校教官。大革命失败后,他被迫出国,于1928年在法国巴黎参加了中国共产党。1931年秋回国,中国共产党派他任中共鄂豫皖省委宣传部长兼鄂豫皖省苏维埃政府文化委员会主席。他创办了苏区的列宁师范和各乡的列宁小学,并亲自编写课本等,为党的早期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1934年1月,他到达中央苏区,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委员,从事宣传教育工作并主持中央党校,是当时中央党校唯一的政治教师。1935年参加长征到陕北后,任中央党校教务主任。他曾同毛泽东、周恩来、徐特立等同志一起倡议成立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陕北公学校长、华北联合大学校长、华北大学副校长等,培养了大批革命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仿吾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校长、名誉校长,东北师范大学和山东大学校长等职。他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著有《成仿吾教育文集》、《战火中的大学》等。他强调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理论和党的教育方针,紧密结合各个历史时期的革命需要办学。他提倡实事求是和独创精神,主张办适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教育。重视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他坚持学校工作要在党的领导下,发挥各级组织的作用和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尤其重视师资的培养和提高,要求教师言传身教、教书育人。成仿吾曾任中国教育学会的名誉会长,一至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历届全国政协委员、五届政协常委,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顾问,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84年5月17日病逝。



      “大浪淘沙”

  成仿吾是中国20世纪优秀知识分子的传奇人物。他13岁留学日本,后入东京帝国大学读造兵科,立志富国强兵。1918年段祺瑞政府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军事协定,成仿吾愤怒地放弃了帝国大学的毕业考试而回国,由学兵工转向文学,以诗歌作投枪,抨击封建愚昧和帝国主义:“我知道这现实的压迫……一天都不能甘受”,“我觉得全身火一般地烧着,”要“推动世界飞一般的前走……”1921年6月,几乎与建党同时,成仿吾与郭沫若、田汉等人在上海成立了“创造社”——意为破坏旧世界,创造新世界。

  是大革命的洪流,让成仿吾认识到,作为一个革命者,“应把方向转向政治方面”,他发起创办了《洪水》杂志,取“洪水涤荡人间的罪恶”之意;他撰文把“五卅”运动比作“一个新纪元”的起点;他号召青年觉悟起来,“不断地自我革命,不断创造着前往”,要勇于走向社会革命的实践。

  1925年,成仿吾同郭沫若一起从上海来到当时的革命根据地广州,受聘于广东大学(今中山大学),他积极参与中共粤区学运委员会和进步教授们组织的各类活动,广泛联系群众,形成广东大学的进步势力,与校长戴季陶的反共分裂势力相抗衡。1926年3月,成仿吾在中大出版的纪念孙中山逝世一周年的纪念册上发表长诗《不朽的人豪》,热情歌颂孙中山反帝反封建的丰功伟绩,称赞孙中山是“一团熊熊的烈火,曾把专制魔王的镣铐化成灰,曾在颓园铸出自由的鲜花一朵”,虽然“他的光芒不曾及时为人群所感受”,但“他的精神是永在人群的心头——不死”。成仿吾旗帜鲜明地告诫那些自称是孙中山“信徒”的人说:“你们爱他,你们从他,请从他的精神向着永远的前程猛进……请步着他的后尘戳力同心而共驰。”这篇“不朽的名诗”,像一道撕裂乌云的闪电,照亮了人们的眼睛。而此时的成仿吾已自觉地由文化人转为革命人,实现了由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

  大革命失败后,大批知识分子或动摇或脱党,成仿吾却在白色恐怖中坚决要求入党。1927年7月,他在上海找到时任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工作委员会书记的潘汉年,当他得知地下党经费困难时,即把广州国民党军事政治学校委托他购买器材的经费资助了地下党,并按潘汉年的指示去日本联络并动员创造社的成员回国参加革命文化工作。成仿吾在日本撰写了《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这篇宣言书,鲜明地提出文艺工作者“应参加这社会变革的历史进程”,要“努力把握唯物的辩证的方法”,“克服小资产阶级的根性”,应该“开步走向那工农大众”。这一革命文艺方针,对创造社以至于当时的文艺界都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为了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1928年5月成仿吾由日本启程前往欧洲。他在法国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并接手主编党的机关刊物《赤光》(原由周恩来、邓小平创办)。他为《赤光》投入了全部心血,自编、自刻,秘密投寄,3年间从不曾间断,《赤光》成了当时连接旅欧进步青年的纽带。3年后,成仿吾前往德国就读于德国国际政治大学,并坚持课余到德共主办的共产主义夜大听课。他用惊人的记忆力很快掌握了法、德、俄3国语言,加上在日本学的日语和英语,他精通5国语言。郭沫若曾赞他为“语言天才”。他利用自己的语言优势,在德共组织的各种集会刊物上,发表演讲,撰写文章,介绍中国革命根据地的情况,扩大了中国革命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影响。

      “雄关漫道”

  1931年底,成仿吾回到上海。张闻天代表党组织派他到鄂豫皖根据地任省委宣传部长,后又兼任苏维埃文化运动委员会主席,教育委员会主任。这位留学日本、法国、德国的大知识分子一到根据地就剃了光头,穿上粗布衣,很快和工农打成一片,看不出一点知识分子的模样。成仿吾到根据地后,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很快提出了“为劳苦群众实现文化上的完全解放”,“以社会教育为中心”的工作方针,他大力开展工农识字运动,建立识字班,读报班,工农演讲所等文化普及组织,并亲自编审识字课本。从“风把稻吹成黄的波浪,热血儿在我的心头震荡,一片前进的呼声,把豪绅地主吓得神魂飘扬”中,我们可以看到五四时期诗歌的风韵。

  很快,成仿吾发现张国焘在鄂豫皖根据地执行“左”倾军事政治路线,用怀疑一切的眼光乱捕乱杀革命者,他开始在实际工作中抵制张国焘的肃反扩大化,抵制张国焘的盲目军事进攻战略。当他的秘书被错杀后,他挺身而出释放了一位被严刑拷打诬陷为“反革命”的女区委书记。当时,根据地日渐缩小,又和中央失去了联系(因张国焘带走了全部电台),在危机四伏的情况下,1933年10月省委派成仿吾到上海向党中央报告。身患疟疾的成仿吾带病上路,随护送部队打了一个多月游击,突破敌人重重封锁,历尽千辛万苦到达上海,党中央却已迁至江西瑞金。成仿吾在上海奔波了一个多月无法与党接上关系,最后,他只好请鲁迅帮忙“找一个党内的朋友”。

  鲁迅见成仿吾又黑又瘦,一件破旧棉袍裹身,丝毫不见学者模样,即对许广平说:“成仿吾从外表到内里都成了铁打的一块,好极了。”两位曾经打过笔战的文豪,为了革命,把两只手紧紧握在了一起。在鲁迅的帮助下,成仿吾通过瞿秋白接上了党的关系。党中央通知他于1934年1月10日前赶往瑞金参加党的六届五中全会。因路途艰险,他迟到了一天,当他在会场上出现的时候,周恩来在大会上说:“鄂豫皖代表到了。”

  会后,他详细向周恩来汇报,说张国焘实际上是带着红军去“游行示威”,最终拖垮红军丢了根据地,中央应速派军事干部去鄂豫皖。

  1934年10月,成仿吾带病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央曾劝他留下养病,他坚持随行并被编入中央纵队休养连。休养连里多是老弱病号和妇女小孩,他们的武器是一支红缨枪。在随主力红军跋涉万水千山,历经千难万险时,成仿吾始终保持着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这是支撑他最终走到陕北走向延安的力量。

      “妈妈校长”

  红军到达陕北后,成仿吾受中央委托创办了党的第一所高等学校——陕北公学。在陕北公学与其他几所学校合并成立华北联合大学后,他担任了华北联大的校长。他挺进敌后到晋察冀边区办学,培养了成千上万的抗战干部和建国干部。他重视人才,请国内知名教授任教,开设为抗战服务的新课,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增长才干。日寇大扫荡时,他亲自安排专家教授的“坚壁”地点,每隔几日,便骑马前往分散隐蔽的师生处去送银元,叮嘱要注意安全,不要扰民。他爱学生如子弟,和学生一起上早操,一起参加讨论,到了夜晚,总忘不了到学生宿舍去转转看看,嘘寒问暖……学生上课递条子给他说:“你是我们的妈妈。”

  自此,“成妈妈”、“妈妈校长”就伴随着他一直传颂了半个世纪。

  在晋察冀,聂荣臻司令员特请他兼任区参议会议长,他制定了“一切权力集中于各级代表大会”的民主原则,实行直接平等普选制,推动边区民主化,使目不识丁的农民懂得了什么是民主,什么是人民的权力,群众冒死也要穿越敌人的炮楼和封锁线,去投下一粒“豆”(选票),选出自己的人民代表。后晋察冀边区被党中央评为模范抗日根据地,这里面也有成仿吾的一份功劳。

  全国解放前夕,毛泽东问成仿吾:“建国后你愿做政府工作还是学校工作?”他毫不迟疑地说:“还是做教育工作好。”

  从1934年在瑞金中央党校任教算起,成仿吾历任陕公、联大、人民大学校长15年,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6年,山东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14年。他的一生以教书育人为职责为骄傲,“文革”期间,当他被“红卫兵”打翻在地并踏上一只脚,听见学生高呼口号“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ba)”时,他竟强忍肋骨骨折的疼痛,挣扎着抬起身说:“同学,你念错了,不念罴(ba),念罴(pi)!”1978年人民大学复校,年已80高龄的成仿吾回校主持工作,他以极高的效率实现了当年复校当年招生,同时还兼任中共中央党校顾问。

  回顾从教半个多世纪的流金岁月,成仿吾的人生履历表上会永远地镌刻着这样几行大字:

  第一位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教授;
  第一块抗日模范根据地的第一任议长;
  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大学的第一任校长。

 

 

 

相关人物

 

相关文章

成仿吾简介

古今中外人物大全,世界人物介绍,著名人物资料,企业家、名星、伟人、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个人资料个人简历作品

| 联系站长 | 按拼音检索人物 | 现代人物分类索引 | 古今中外作品 | 教育教学资料 | 职业培训资料  |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  ? CopyRight 1998-2028, 1-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