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出新亭
阴铿
大江一浩荡,
离悲足几重?
潮落犹如盖,①
云昏不作峰。②
远戍唯闻鼓,
寒山但见松。③
九十方称半,④
归途讵有踪?⑤
【作者】
字子坚,武威姑臧(今甘肃省武威县)人。生卒年不详。博涉史傅,五言诗为
当代所重。在梁朝曾为湘东王法曹参军。在陈朝曾为始兴王中录事参军。阴铿
与何逊并称,传诗不多,风格流丽。
【注释】
①枚乘《七发》:“江水逆流,海水上潮。……波涌而涛落。……其少进也,
浩浩豈豈(此二字应加三点水旁),如素车白马,帷盖之张。”此句言潮势虽
已低落,波涛还象车盖一般。 ②这句言云雾一片迷漫,不成峰峦之状。
③戍:防军驻守处。古时兵营中以鼓角纪时,日出日落的时候都击鼓。这两句
是名句。因为江阔云昏所以闻见只有戍鼓、山松而已。 ④《战国策·秦策》: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言长路跋涉到末后更难,一百里路程九十里只能算走
了一半。这句诗表示同样的意思。
【品评】
新亭在建康(今南京市南),地近江畔,是朝士们游宴之所。这首诗抒写
诗人离别京都的悲愁。
诗的起势不凡。首句写景,次句写情。浩荡江流滔滔而去,重重离愁袭上
心来,真是几重波浪几重悲啊!开首两句点出“离悲”的主题,以下六句具体
表现“离悲”。“潮落”二句通过写落潮昏云,暗示诗人心潮不平,心情沉重。
“远戍”二句通过所闻所见来进一步渲染“离悲”气氛。令人心惊的戍鼓之声
从远处隐隐传来,顿添几分肃杀之气;远眺江岸,唯有寒山老松,满目萧索。
戍鼓声声,自非太平之日;天寒草衰,也非远游之时。诗人却不得不孤舟远征,
冒寒而行,内心的悲苦自不待言。最后两句是直抒情怀,感叹征程艰难,归程
无期。
此诗语言精炼,清新自然,能以浅淡之语道出深浓之情。诗人擅长写景抒
情,将落潮、昏云、戍鼓、寒松等景物组合成一幅《天山孤征图》,形象鲜明,
意境幽远。此诗讲求格律,虽然平仄不尽合律,但与唐人的五律相当接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