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战役
1931年(民国二十年)11月至12月,在鄂豫皖苏区第三次反围剿中,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湖北省黄安县境对国民党军的城邑进攻战役。
11月,国民党军集结15个师于鄂豫皖苏区周围,准备对该苏区发动第三次围剿。但九·一八事变后,国内形势巨变,致国民党军围剿行动一直未能付诸实施。中国共产党鄂豫皖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乘此之机,主动向国民党军进攻,以破坏其围剿计划。红四方面军在总指挥徐向前、政治委员陈昌浩指挥下,决定首先发动黄安(今红安)战役。黄安由国民党军第69师两个旅4个团防守,其师部及第206旅驻守城内,第207旅及配属该师的第30师第270团驻守城外各要点,另有第30、第31、第33师分别驻守宋埠、麻城、黄陂,均可随时应援黄安。针对国民党军的部署,红四方面军决定以第11、第12师及第10师1个团和黄安独立团共8个团的兵力,首先分别拔除黄安外围各据点,隔断黄安守军与其它国民党军的联系;继之围困黄安,打击援兵;最后攻歼黄安守军。11月10日,战役发起。至20日,红12师及红10师第30团、红11师及黄安独立团先后攻占东王家、下徐家、桃花镇、高桥河等黄安外围据点,歼守军第270团及另两个营和地主武装一部。其后,红12师、黄安独立团两度击退黄安守军向桃花镇的反扑。12月。7日,国民党军第30师以4个团的兵力由宋埠北援黄安。红11师先以1个团于正面节节阻击。9日,红11师主力由两翼向援军实施反击,于十里铺歼其1个团,余部退回宋埠。2e日至21日,红1l师、红10师第30团、红12师第35团以正面突击和两翼迂回的战术,对分由歧亭、宋埠出援的国民党军第33师及第30师第90旅共6个团实施反击,将其全部击溃,于嶂山地区毙其干余人,俘800人。22日,红军在我军空军第一驾飞机“列宁”号(飞行员龙文光是我军第一位飞行员)支援下,向黄安守军发起总攻,迅速突破城垣,冲入城内,守军弃城而逃,溃逃之国民党军5000余人被歼于荧安城郊,其第69师师长赵冠英被俘,战役遂告结束。
点评:此战,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著名的攻坚战,是运用围点打援、运动防御与攻坚结合的成功一战,红军歼敌一个师又一个团,击溃援敌5个旅,毙伤国民党军5000余人,俘师长赵冠军英以下近万人,缴枪7000余支、追击炮10门、电台1部,为红四方面军组建后的首次大捷。
|